德信体育News
舌尖上的非遗美味:呼和浩特烧德信官方网站麦破圈出彩
在晨光熹微的呼和浩特,街头小巷被一股浓厚的香气所包围。几乎每个市民都能感受到那股令人垂涎欲滴的烧麦香气。‘来二两!’‘一两煎的一两蒸的!’早起的市民们已经陆陆续续走进了那家家烧麦馆,点餐快速且高效,仿佛每天都是一个崭新的开始。薄如纸皮的面皮,鲜嫩多汁的羊肉大葱馅,在一位位后厨师傅的巧手之下,化作一朵朵花般的羊肉烧麦,被热气蒸腾得闪闪发光,入嘴即化。
烧麦,这道代表着呼和浩特的传统美食,不仅在当地深得民心,更在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折桂,吸引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。美味的烧麦配上一壶醇厚的青砖茶,悠闲的品味,俨然成为了呼和浩特人独特的早茶文化。有时,游客也会在烧麦街上拍照打卡,彰显与美食的亲密接触。
在这片土地上,有句民谚‘无烧麦,不青城’,可见烧麦的历史渊源。2011年,呼和浩特烧麦制作技艺被列入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,给予了这一传统美食以厚重的文化底蕴。以烧麦为主题的街区——中国烧麦美食街,汇聚了35家声名远扬的烧麦馆,成为了美食爱好者的天堂。在这里,老少皆宜,几乎每位市民都有自己心中的烧麦馆,而它们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舌尖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
烧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元代,起初只是酒馆茶肆的佐茶小点,随着岁月的推移,烧麦逐渐演变成青城百姓的主食。内蒙古烧卖文化专委会秘书长王志强表示,随着呼和浩特的美食文化逐渐向外推广,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,烧麦的魅力再度焕发。
来自杭州的游客王智学在品尝了当地烧麦之后,兴奋地跟朋友们分享道:“从杭州到呼和浩特有一千七百多公里,但一尝这个烧麦,就觉得一切都值得!”他的赞美,恰恰反映了烧麦的风靡程度。随着产业化的发展,速冻烧麦等系列产品已通过冷链物流,将这份青城的传统美味送到全国的每一个角落。与此同时,烧麦频频亮相于进博会和文博会,将这份美食名片带向更广阔的舞台。
截至2024年,呼和浩特的烧麦馆数量已接近3000家,年营业额近50亿元,占据全市餐馆的四分之一。这其中,彩色烧麦和素烧麦等新产品不断创新,吸引着食客们的眼球。而文创产品‘nia麦麦’的推出,更是为传统烧麦注入了新活力,成为年轻消费者的新宠,吸引了无数人排队抢购。
在呼和浩特,烧麦不仅仅是一道食物,它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,更是市民们闲适乐观生活的一种体现。这样的烧麦,用心去制作,承载了整个城市的记忆。正如那一句流传已久的口号,小小的烧麦正一路高歌猛进,飘香万里,传递着呼和浩特人对美食的热爱与执着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